岛津光电直读光谱仪 火花直读光谱仪的书籍
  • 岛津光电直读光谱仪 火花直读光谱仪的书籍
  • 岛津光电直读光谱仪 火花直读光谱仪的书籍
  • 岛津光电直读光谱仪 火花直读光谱仪的书籍

产品描述

光学系统帕邢 - 龙格架发 光栅焦距750mm 刻线2400 条 /mm 谱线范围170-500nm 一级色散率0.55nm/mm 二级色散率0.275nm/mm 分辨率优于 0.01nm
双光室技术
双光室技术将光谱仪拆分成两个光学系统,一个大光室,用来分析不需要氩气保护的可见光波段;一个小光室,用于分析需要氩气保护的紫外光波段。氩气用量很少,而且很快可以建立高纯氩气环境,另外氩气通过光室之后还可以循环到激发环节进行再利用,这样就解决了氩气浪费的问题。
此外,分成双光室之后,可以单对分析紫外的光学系统进行优化,提高光栅刻线数,进而提高分辨率,这样做对C、P、S等难分析的非金属元素的分析带来非常大的好处。当然,双光室技术也存在缺点,对于厂家而言,两套光学系统会导致成本升高,直读光谱仪价格也会上升。
岛津光电直读光谱仪
直读光谱仪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的发现者是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1886年12月,他在实验中意外发现:紫外线照射到金属表面时,能使金属发射带电粒子电流,这种奇特的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电效应。
1902年,德国物理学家菲利普?莱纳德(Philipp Eduard Anton von Lénárd)对产生光电效应过程中各相关物理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一个重要规律: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子数目随入射光的强度增加而增加,但光电子的速度,或者说它们的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这个实验结果用经典物理学完全无法解释。
1905年3月,犹太裔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受普朗克**假设的启发,想像力地运用相对论和光**理论解释了莱纳德光电效应实验的结果,列出了光电方程式。但因没有直接的实验数据支持,他的这个理论解释那时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支持。
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经过10年的实验,1916年以他精湛的实验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完全正确(其实他原本的意图是想用实验爱因斯坦的理论解释有误)。
岛津光电直读光谱仪
直读光谱仪的光室的作用
直读光谱仪在分析某些种类的金属时(如铸铁、不锈钢、低合金钢), C、P、S、As、N这些元素都是需要的。这些元素光谱线均在真空紫外波段,而空气中的氧气、氮气、水蒸气等会对紫外区谱线产生强烈的吸收,使光谱仪能够测量到的紫外光谱强度急剧减弱,进而影响被测元素的准确性及稳定性。所以必须将光室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必须除去,才能实现较为稳定的紫外区元素结果
岛津光电直读光谱仪
正确进行样品分析。    
认真制备试样  样品切割和磨样处理后,激发面能密封住激发孔,样品表面清洁,无裂纹、砂眼、气孔等缺陷,样品和激发板不能漏气。   
激发样品 样品制备好后在激发台激发3次,异常点,留三组数据取平均值。
 做好直读光谱仪的维护保养。    
要按时清洁仪器可见光透镜和紫外光透镜,定期检查更换排气瓶的水量,定期清洁空气滤芯、更换滤芯。    
定期清洁火花台,样品激发的过程产生的金属蒸气一部分附在火花台上,久而久之大量粉末沉积,降低两电极之间的绝缘性能,影响激发效果。
http://lcyq.cn.b2b168.com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