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帕邢 - 龙格架发
光栅焦距750mm
刻线2400 条 /mm
谱线范围170-500nm
一级色散率0.55nm/mm
二级色散率0.275nm/mm
分辨率优于 0.01nm
经济下行、主要服务客户所在的整个钢铁行业低迷,对于钢研纳克光电直读光谱的市场和销售带来了很大挑战。不过,中国毕竟是一个工业化进行中的大国,对钢铁的需求仍在;虽然产能过剩但是用户的需求并没有减少,还是有这么多钢铁需要生产,而且钢铁材料下游的客户仍在;竞争加剧使得大家更加关注钢铁的质量;另外,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对技术产生了新的需求;各种因素的,使得对光电直读光谱仪器的需求仍然存在,或更高。
陈吉文说到,“市场规模扩大不容易,但是在有限的市场中,为了扩大我们公司的市场份额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如,开发有针对性的系列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过去我们在黑色金属材料领域非常优势,但是直读光谱不但可以应用在黑色金属还可以用于有色金属如铜铝铅镁的,如,我们今年推出的CCD6000新产品在有色行业有很好的反响。”
直读光谱仪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的发现者是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1886年12月,他在实验中意外发现:紫外线照射到金属表面时,能使金属发射带电粒子电流,这种奇特的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电效应。
1902年,德国物理学家菲利普?莱纳德(Philipp Eduard Anton von Lénárd)对产生光电效应过程中各相关物理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一个重要规律: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子数目随入射光的强度增加而增加,但光电子的速度,或者说它们的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这个实验结果用经典物理学完全无法解释。
1905年3月,犹太裔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受普朗克**假设的启发,想像力地运用相对论和光**理论解释了莱纳德光电效应实验的结果,列出了光电方程式。但因没有直接的实验数据支持,他的这个理论解释那时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支持。
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经过10年的实验,1916年以他精湛的实验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完全正确(其实他原本的意图是想用实验爱因斯坦的理论解释有误)。
双光室技术
双光室技术将光谱仪拆分成两个光学系统,一个大光室,用来分析不需要氩气保护的可见光波段;一个小光室,用于分析需要氩气保护的紫外光波段。氩气用量很少,而且很快可以建立高纯氩气环境,另外氩气通过光室之后还可以循环到激发环节进行再利用,这样就解决了氩气浪费的问题。
此外,分成双光室之后,可以单对分析紫外的光学系统进行优化,提高光栅刻线数,进而提高分辨率,这样做对C、P、S等难分析的非金属元素的分析带来非常大的好处。当然,双光室技术也存在缺点,对于厂家而言,两套光学系统会导致成本升高,直读光谱仪价格也会上升。
直读光谱实验室安装条件要达标。
①实验室内的环境温度要控制在10-30℃,相对湿度控制在20%-80%,确保无腐蚀性气体。
②氩气的供给纯度要达到99.999%以上,不纯氩气中杂质影响激发效果,降低元素的光强值,分析结果出现偏差。
③输入实验室的电源要接在交流稳压器上,输出电压接到直读光谱仪器上,电源电压波动范围控制在-5%~+5%以内。
做好样品分析准备。 设备和PC电源电压选择开关要设置适当的输入电压,过滤量要在三分之一,氩气压力设置为0.5MPa。光谱仪打开后少稳定一个小时。激发试样看激发点是否正常,做程序修正,观察数据稳定性和准确性。根据情况决定是不是要做光谱校正和标准化。
http://lcyq.cn.b2b168.com